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角声| 成长,需要牧者和信徒都破碎自己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11月30日 16:12 |
播放

教会总是教导我们,静态的没有改变的信仰状态,才是信仰的成熟。因此,与上帝稳定静止的关系,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。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我们信仰的热情,维持着我们每天不变的读经、忏悔和祷告的属灵行动,我们寄希望于属灵的行为,来维持我们信仰的不变状态。

当我们在教会里,感觉内心有了不同的想法,有了疲劳,有了自己与上帝不一样的关系时,我们就如临大敌,以为自己的堕落本质又将自己拖离了属灵的轨道,于是我们就想方设法回归之前的稳定状态。

我们常说信仰让我们成长,我们的属灵生命日渐成熟。这种说法就与上面提到的稳定和不变的信仰状态之间,产生了一个巨大矛盾。

什么是成长,什么是日渐成熟?显然,成长意味着不断向好的方向改变。正如一颗苹果籽,埋到土里,经过几天之后,它生根发芽,然后长出叶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不断长高,几年之后,它开花结果。从苹果籽到苹果树,这是苹果籽的成长。成长是一种改变,是一种打破昨天的状态,进入今天的新状态,同时又为明天的状态做好准备。成长因为这变化,他不断打碎旧有的状态,而变成一个更强大的新状态。

成长的自我破碎,与我们传统追求的信仰静止状态,这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。因为,静止状态的追求,不过是对成长的害怕和逃避罢了。因为成长的破碎,打碎了原有的状态,让我们离开了原来的舒适圈,来到一个相较陌生的状态中。因此,成长需要一种坚强和勇敢的心,需要一颗对上帝充满信任和盼望的勇气。

孩子在三岁之前,父母可以连哄带骗的带他。如果你不想让他去一个地方,你可以对他说那里有吃小孩的妖怪,他就会信以为真,不再去了;如果不想让他吃冰欺凌,你可以告诉他,那上面有很多咬肚子的虫子,他也信以为真,不会吃了。他在三岁之前可以相信父母,因为世界对他来说是陌生的,初来乍到,他唯一可以信赖的就是父母。听话是这个时候孩子的特性。

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的世界图景逐渐建立,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以前那一套连蒙带骗的手段已经不起效了,他开始和你讨价还价,这个时候你还能通过自己的权威应付。到了十岁之后,他就开始拒绝你的观点,甚至与你对着干。他有了自己的想法,这些想法在你看来简直匪夷所思。到了青春期呢,他们在你眼里更是无恶不作了。他们的变化和行为,让你觉得绝望,为什么自己带大的孩子,到头来就成为自己的敌人呢?每次对话和交流,都是火药味十足。

在父母看来,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着意外和不可掌控性,因此面对青春期成长的孩子,他们只能怨声载道。但是如果我们跳出父母的视角,站在孩子的视角呢,可能画风就不一样了。

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,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未知,他的性格和人生都处于不断变化中,这是成长过程的必然,如果不变化,那可能说明他已经老态龙钟,等待人生的最后审判了。因此,他什么都想尝试,新鲜的事物都想体验一下,不体验不尝试怎么能知道那些事是否适合自己呢。因此,他可以犯错,在他看来犯错是必然,因为犯错是避免以后不犯错的最好措施。但是这一切呢,在父母看来,都是孩子脱离轨道的叛逆状态,是故意为之。

跳出父母和孩子的视角,我们会发现这不是孩子的错,也不是父母的错,孩子不是有意与父母对着干,父母也不是有意控制孩子,让孩子走在自己的安排的人生轨迹上。真正的问题是父母还没有成长。他们的状态还停留在孩子三岁之前的状态,以为只要通过自己的权威和“技术”就能带领孩子。因此,在父母的状态中,他没有变化,也没有接纳孩子的成长变化,他还待在自己和孩子关系的舒适区不想出来。这就造成了在他眼里“叛逆”的充满火药味的青春期孩子形象。

成长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,这个舒适区是什么呢?就是稳定不变的状态。父母不想面对那个想要尝试新事物的孩子,因此他们就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成长。但是如果孩子按照他们的计划成长,成为一个听话的乖宝宝,那么孩子岂不是变成一个长不大的妈宝男了吗?因此,家庭的成长是协同共进的,所有成员一同进入那个变化中。

同样,一个基督徒,如果他追求一种不变的静止信仰状态,那么他是在成长吗?他觉得教会里能保持自己的信仰状态,能让自己热心,能让自己有种充实的感觉,那么总是停留在这里,那么他的信仰怎么进入世界呢?怎么进入家庭呢?怎么进入工作场所呢?如果他总是以为凡事都要听牧者的,只有在牧者或者其它人的指导之下,才是属灵的生活状态,那么他怎么独立判断,怎么独立思考,怎么与上帝建立关系,又怎么用自己的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呢?

一种追求不变的信仰状态,与成长总是相悖的。

但是面对不断变化和有独立想法的信徒成长,牧者也有难言之隐,他们就像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一样,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损害,教会的和谐被打破。成长需要牧者也要破碎自己,离开舒适圈,与信徒协同成长。

耶稣说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,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旧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来”如果我们自己不破碎,又怎能成长,又怎能见证上帝的荣耀呢?



图片来源:Tuan Hung Nguyen from Pixabay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